不能读取工具条配置

文化志愿者成展览“磁铁”

酷暑挡不住市民参观敦煌壁画乐舞专题展的热情。徐汇艺术馆近日举办“小而美”敦煌展,馆长唐诰近兴奋地表示:这几日总能在馆里看到一些“老面孔”,有的“至少来两三次了”。展馆现场市民张韶高兴地说:自己准备“七刷”敦煌展。

据说,这次“小而美”敦煌展来了近40名文化志愿者,他们成为展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很多市民观众或掐准时间,或选择“偶遇”,来聆听不同讲解员讲述不同角度的敦煌故事。

高一男生分享看不到的精彩

昨天下午,不等参观者开口,西南位育的高一学生黄思远便凑上前询问是否需要讲解。而每次讲解完,他总会被长辈围着盘问:“你真的只有16岁?怎么会对敦煌文化掌握得这么细致?”

为了能讲好敦煌的乐舞专题,小黄除了在老师的指导下准备了两个多月之外,上两周还特地去了敦煌。莫高窟的参观路线只能包含8个窟,每一个窟仅能停留3分钟左右。当听到讲解员只泛泛地介绍敦煌的建筑风格、壁画技法、雕像故事时,他有些失落。

参观敦煌的小遗憾却激发了小黄“个性化”讲解的念头,他的讲解更关注容易被忽视的细节。比如,以敦煌壁画颜料为切入口。“壁画上的红色,为何一部分能持久鲜亮,另一部分却显得暗淡?因为颜料不一样,鲜艳部分的颜料很可能有红宝石的成分。”他既想让第一次接触敦煌文化的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又想让已去过敦煌的游客产生惊喜。“我得讲些大家在莫高窟里看不到的精彩。”

心理咨询师热情就像一把火

“看着观众的眼睛被我‘点亮’时超级享受。”心理咨询师葛信晔讲解时,会天马行空地把一幅幅经变画比喻为佛教PPT;会把右臂当做地图展示着张掖、武威以及所处的河西走廊的位置关系;还会举起双手、勾起一脚费劲地拗着反弹琵琶造型……喜欢旅行的她热衷于把中国的敦煌艺术类比于他国。在介绍榆林窟第25窟时,她把壁画中的鱼骨形构图法和西方的透视法作比较。她说,和西方人爱分析技法相比,中国的古人并不爱交代艺术品背后的创作心得。“但两种构图法并没有高低之分。”

很多观众夸她的讲解是“给她2小时,带你周游世界”“与生活链接”。她希望让本来可能在馆内逗留十来分钟的观众延长至2个小时甚至更长,“热情才是最好的说服工具”。

翻开葛信晔读过的书,很多页都记着密密麻麻的铅笔字。而她整理的一沓讲解稿背面再次写满了新想法。有时候夜里醒来,她还要翻几页书,“只怪敦煌太迷人了”。

敦煌守望者解说“善变”心不变

顾健是近40名讲解员中的“明星讲解员”。自6月份开展以来,每周二是她雷打不动的“涨粉”时间,除了慕名而来的听众之外,还不乏“取经”的讲解员。令不少人惊讶的是,顾老师每次都会有新角度。

巧合的是,顾健前不久赴敦煌参与了6周“敦煌文化守望者”活动:白天在不同的洞窟里学习、接受专家指导,夜里看书复习。在莫高窟里,作为志愿者和讲解员的她接过钥匙守护洞窟的经历,则让她意识到自己已从参观者变为敦煌文化的守护者。

项目结束后,顾健回沪开始筹备50场系列公益讲座,所以,讲座的研究方向正好提供了展览解说的思路,如乐舞、外国探险家、壁画保护……

她变着角度讲敦煌是想与更多人分享,莫高窟不是旅游打卡点,而是一个艺术的博物馆。它蕴含美,还承载着历史和精神的力量。“洞窟远比山川大河更脆弱,因此需要每一个中国人呵护它。”

记者手记

这个敦煌展“真会说”

敦煌壁画乐舞专题展“刷新”了徐汇艺术馆开馆13年以来的最高客流纪录,其影响力仍在发酵。

乍一听,仅仅400平方米展示面积、资金有限的区级艺术馆要办一场公益性敦煌主题展好似天方夜谭。但馆方另辟蹊径,走出一条“小而美”之路:从浩瀚的信息中锁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乐舞主题;运用最新数字技术复原乐舞场景,增强感染力;推出萌萌的IP“胖端倪”……在开幕式的热闹之后,如何让观众深入敦煌艺术,真正乐享家门口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艺术馆的“杀手锏”便是这群来自于高中、大学以及社会的讲解员。他们各显神通,相互取经,最终以不一样角度、一样鲜活的故事留住了观众。在上海欣赏过其他敦煌主题展、也去过敦煌的白领吴女士表示,敦煌很美,但是我们该怎么欣赏,又从哪里看起?如果没有讲解,很多人顶多待十多分钟就走了。如今,她越听越着迷,因为这个展“真会说话”。

俗话说,“高手在民间”。“小而美”敦煌展还展现了这样一个事实:要提升家门口的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民间力量已成驱动力之一。近40人的志愿者队伍提升了展览品质,还为群文工作者分担部分重任。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肖茜颖)


  • 分享: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