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工具条配置

岳阳路168号完成修缮 周信芳故居成京剧艺术基地

根据日前发布的《2018年徐汇区重大工程建设白皮书》,位于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的草婴书房、夏衍故居、黑石公寓等优秀历史建筑都将在年内完成修缮,总面积1.2万平方米的武康大楼也将通过精细化修缮,提升大楼外立面、门窗、底层拱廊和底楼大厅等特色部位风貌。

在上海传统戏剧院团设施提升项目中,位于岳阳路168号的上海京剧传习馆去年正式启动修缮,目前工程已近尾声,重新开放后将成为上海传播京剧艺术的重要基地。上海京剧传习馆原址为上海京剧院,作为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传习馆修缮历时近一年,不仅要克服施工技艺复杂、房屋内部损坏等客观难题,也面临着修缮工艺流失、修缮队伍年龄结构偏大等挑战。

墙面“慢镜头”修缮

走进岳阳路168号,一进门就能看到大院中央树立的铜像,刻画的便是这座大院曾经的主人,京剧大师周信芳。徐房集团的老师傅倪连中和工友们修缮的主楼位于大院中心,这栋三层高的英式洋房被称为“岳阳路168号1号楼”。

修缮开始前,1号楼就因鹅卵石大面积脱落造成外墙斑驳,仿佛上海话中的“瘌痢头”。于是,老倪和同事们一点一点凿除了原来所有的卵石墙面。为了防止因施工裂缝引起的墙体内漏水,工人们每一步揭开、撬下的动作都要变成“慢镜头”,仅凿开墙面就花了整整两个月。

倪连中为京剧传习馆外墙刷上鹅卵石,大部分卵石都是从南京专门运往上海

铺设新墙时,老倪负责的泥瓦工要先为主楼外墙刷上专门调配的水泥基底,待半干半湿时,再一粒、一粒黏上比大拇指指甲更细小的鹅卵石。

倪连中介绍,为了让墙面保留时代气息,墙面基底里混合的水泥、石灰和黄沙配比为2:1:1,相当于每100斤水泥中必须混合50斤石灰和50斤黄沙。为什么不直接用水泥做基底?“纯水泥墙会泛青,加入石灰和黄沙颜色才温和。”水泥必须使用海螺牌,“因为这个老牌国产水泥强度高,黏上的石子不会脱落。”

修缮时正值夏天,徐房集团下属上海徐房建筑实业公司工程部经理顾志峰介绍,“外界的湿度和温度都很讲究,这样水泥中的碱才能化开,否则墙体泛碱,就会像夏天人们出汗一样出现白色碱花,变成大花脸。”

保护建筑遵循原真性

在修缮传习馆1号楼的地垄墙时,工人们拆除了全部木质地板,单独列出能够再次使用的木料,而无法使用的就到市场上寻找颜色、质地都相近的“老料”代替。

“用新木料做旧确实会更省力,但只有20年左右的老料才能保持形态稳定,更利于老建筑的长久维系。”为了恢复建筑的时代特色,工人们会不厌其烦地为每一块清水砖作出不同色差,把每一片地板都按照原花纹丝毫不差地重新拼贴,为的就是还原建筑诞生之初的原始风貌。

记者采访时,传习馆1号楼南侧外墙的墙根有一处细小缺口。倪连中轻轻摸了摸缺口告诉记者,这里原先是一条极细微的裂缝,如直接修补,创口可能无法完全咬合,未来就会有渗漏水的隐患。于是,工人们采取看似麻烦的扩创处理,将开口略微凿开,成为外大里小的“V”字型缺口,再填上原材料修补,“这样就让人放心了。”

精雕细琢传承代代匠心

倪连中来自江苏海门。2000年,36岁的他加入徐房,并在徐房从事保护建筑修缮工程多年。如今,倪连中已经能根据不同建筑的修缮需求来调配外墙基底的颜色和质地。

顾志峰介绍,徐房最早从事历史建筑修缮的工人已经退休,而大部分工人都像倪连中那样,徘徊在50岁上下。“水电工稍微年轻些,不过平均也有35岁了。”但最“吃经验”的仍属泥瓦工。“20岁的新人远不如40岁的工人。”

“现在这批工人都挺资深的,大部分2006年前就进入公司,从业10年以上的超过100人。”顾志峰介绍,徐房建筑实业现有保护建筑修缮工人250人,包括木工、泥瓦工、油漆工三大工种,还有部分铁工和水电工人。其中泥瓦工的工作量最大,需要负责建筑外立面修缮和所有内部粉刷,因而占到工人总数一半以上。

“上世纪70、80年代刚开始修缮老建筑时,‘修’的意识还远大于‘保护’,有些工序杂、难度大的老工艺没有好好遵循,慢慢地就再没多少人会做了。”而随着认识理念不断进步,新人有老师傅传帮带,技艺和匠心总算都有了传承。

(来源:上观新闻)


  • 分享: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