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工具条配置

沪架空线入地 武康大楼将摆脱密布的"蜘蛛网"

想要拍一张武康大楼的完美照片并不容易。

在上海,武康大楼不仅是一幢历史悠久的保护建筑,也是著名地标,在阳光下,大楼满身的红砖显得庄严厚重。但美中不足的是,大楼周边密布的架空线和随处可见的各种立杆,将天空切割出不同的形状,很是碍眼。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曾在武康大楼做过观察:这栋知名历史建筑要找到一面不被电线杆、架空线、空调外机遮挡的立面,已经很难了。

“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描述的美好蓝图如何才能实现?

随着上海全市架空线入地精细化整治工程的启动,武康大楼淮海中路沿街的人行道上已竖立起了施工铭牌,竣工日期为2018年4月15日。

影响美观

3月6日中午,阳光和煦。

武康大楼如同一艘军舰矗立在街角,满身的红砖在阳光的衬托下显得庄严厚重,好似在静静述说它所见证的时代变迁。

这样一座可阅读的建筑不禁让人举起手机,想要留下它多角度的侧影。可是,架空线将大楼周边的天空分割成了数个多边形,怎么也避不开。

“给武康大楼拍照,照片里都是纵横交错的电线,像蜘蛛网一样,太影响美观了。”街口一位扛着单反相机的游客说,他来上海旅游,慕名前来寻找这一知名地标建筑。

他说,自己被其设计和历史感所深深折服,却不想密布的架空线,让他无法拍下美丽全景,“我在这个路口的多个角度都尝试拍大楼,都没法避免这些电线进入镜头。还有大楼周边随处可见的电线杆子,裸露的电线缠成一圈又一圈,非常突兀,与这栋建筑的厚重历史、人文底蕴着实不符。”

武康大楼是上海优秀历史建筑,原名诺曼底公寓,位于上海徐汇区淮海中路1836-1858号。1924年,由万国储蓄会出资组建的中国建业地产公司,购入位于今日淮海中路武康路路口呈30°角的土地,斥资兴建了这座公寓。

公寓由匈牙利籍设计师邬达克主导打样设计,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楼,大楼底层采用骑楼样式,外观为法国文艺复兴式风格。

诺曼底公寓是当时上海最早的一批现代化高层公寓,入住公寓的一般以上层侨民为主。1953年,诺曼底公寓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并更名为武康大楼,其后一些文化演艺界名流均入住此间,包括赵丹、王人美、秦怡、孙道临、郑君里、王文娟等。

如今的武康大楼,依然保留了近百年前留下来的完整的主楼、辅楼和汽车间,一共居住着105户约273人。

安全隐患

走进武康大楼,相比楼外突然涌至的初春热意,楼内顿时凉快不少。沿着大理石楼梯走上二楼,八十高龄的秦老伯看到记者前来采访,很是热情,对于“网”在他家窗口的这些架空线,他有一肚子的苦水。

“记得20年前,这些电缆线就开始拉起来了。”秦老伯在武康大楼住了50年有余,二楼朝南的大窗户本该是晒太阳、欣赏街景的最佳位置,但是横在窗前的架空线不仅影响视野,还有安全隐患。

秦老伯说,当初有工人在他们窗前安装架空线时,他曾给他们送吃送喝,为的就是让工人们将电缆线钩钩紧,不要像线网一样散开,影响他家的视野和美观。

回忆起曾经,推开窗户就能毫无遮挡地将淮海路的街景一览无余,秦老伯感叹,自从拉了架空线,这样的光景再也没有了。

“武康大楼是优秀历史建筑,不能在沿街的外立面安装晾衣架,一些邻居图省事,直接将晾衣杆子架在架空线上晒衣服,太危险了。”秦老伯说,是否美观暂且不论,架空线上晒衣服不仅存在触电风险,晾衣架也可能掉落砸在行人身上。

秦老伯窗外的电线杆子和架空线,不仅影响美观,还有安全隐患。让秦老伯担惊受怕的,还有一根杵在他家窗外半米之隔的立杆。曾有小偷顺着这根立杆,借助空调外机的支撑,爬进了邻居家盗窃。“我们夏天夜里就算再热,也不敢开窗通风,就怕给窃贼制造机会。”他说。

看着窗前的架空线越拉越多,秦老伯并不清楚它们属于哪个部门哪些企业,但是曾经多次出国交流的他尤为赞叹美国、德国的电缆线入地做法,“尤其是德国,电缆、光缆线都入地安排,让建筑、街道真正成为一道没有遮挡的风景。”

架空线将入地

秦老伯多年来的心结终于可以解开了。

为了让武康大楼360度无死角展现它的魅力,也为了让衡复地区的半空中不再有那么多“蜘蛛网”,徐汇区建交委制定了2018-2020三年架空线整治计划,将逐步消除架空线。2018年3月开始,徐汇区从淮海路武康大楼附近开始作为试点,逐步推行。

2018年春节假期刚结束的首个工作日,徐汇区委书记鲍炳章、区长方世忠带领区里的党政机关干部一行来到淮海中路武康路,现场调研淮海中路及武康大楼架空线入地情况,并沿着武康路步行踏勘。

当时,徐汇区建交委主任罗鹏翀曾向一同随行的媒体介绍,淮海中路华山路至武康路这一段的架空线入地存在一定的挑战,首先便是地下空间狭小带来的管线入地难。

罗鹏翀表示,淮海中路地下同时存在地铁线、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下水道和信息管线,还有不少历史悠久的老树,树根在地下盘根交错,新的管线想要在地下见缝插针怕是很难。

另外,架空线入地需要电力部门找到合适的地点设计变电箱站,选址在寸土寸金的风貌区也成为一大难题。罗鹏翀还透露,淮海中路为东西向的主要交通干道,两边还有不少密集的住宅区,因此整治工作还要考虑对沿线居民与交通的影响。

为了顺利推进上述难题的解决,2018年春节前,徐汇区建交委已牵头分别与申通集团、市南电力、信息管线公司及铁塔公司等相关单位进行了沟通,同步委托专业规划设计单位制定实施方案,并排定工作任务节点,同步推进合杆整治工作。

目前,徐汇区已经启动项目管线综合方案编制,确保地下排管管位布置合理,已完成康平路、武康路、淮海中路等17条道路的管线综合方案编制,其中已梳理出武康、淮海地区需8座变电站。

3月6日,武康大楼淮海中路沿街的人行道上已竖立起了施工铭牌,上面显示该工程为“淮海中路架空线入地及合杆整治工程”,施工路段为华山路到高安路,工程开工和竣工日期分别为2018年3月5日和4月15日。当天,已有施工人员在武康大楼周边清理沿街的架空线,为入地工程做前期工作。

也许很快,秦老伯就能在窗前,再见一览无余的淮海路街景。

(来源:澎湃新闻)


  • 分享: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