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里忙碌的城市网格监督员
昨天是大年初五。欧阳钦见到记者时,掏出的并不是名片,而是一把刷子和一把铲刀。“这是我们每天巡逻必备的工具。” 身为徐汇区一名城市网格化管理网格监督员,春节期间,他连续3天在外巡逻,每天都要在自己负责的枫林路街道步行15公里,相当于五角场到中山医院的距离。 而他,只是全上海约6000名网格监督员的一个小小缩影。这个职业也许并不为大众熟知,却是上海近日出台的加强城市管理精细化“三年行动计划”中,“神经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入一线的网格监督员,正像城市的‘放大镜’和‘啄木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为城市的安全运营做贡献。”徐汇区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副主任卢义耀表示。 每天风雨无阻行走在街道上 “您是维修工吗?” 看到欧阳钦左手提着油漆桶,右手拿着刷子,打算刷去墙上乱涂的电话号码,附近的保安走过来询问。 “您好,我是枫林路街道的网格员,这是我的证件。”欧阳钦马上将佩戴的证件给保安查看。 “网格员?和互联网有关系吗?”保安疑惑地问道。 “在枫林路街道做了8年网格监督员,经常遇到不理解情况的市民。”欧阳钦说,这时,他们就会耐心地说明。 什么是网格监督员?早在2006年,上海就开始了城市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以及数字化的平台,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在每个网格内,都有网格监督员在一线走街串巷。他们每天风雨无阻地行走在上海的街道上。 刷子和铲刀是他们的“装备”,遇到小问题,往往自己动手解决。刷子用来涂抹路边的电话号码,铲刀用来铲去贴在墙面上的小广告。 “这些都是我和同事制作的。”顺着欧阳钦的手势,记者看到了一个个白色的保护套。原来,路边常常有裸露的立杆,如果不加以保护,行人撞到容易割伤皮肤。网格员们便制作了保护套,“见到一个安装一个”。 就算去旅游也盯着街面看 “天气恶劣的时候,就是我们工作最忙碌的时候。”欧阳钦回忆,“一旦刮风下雨,路面就会有积水,商店招牌也容易脱落,不及时发现就会造成事故。” 有时候,因为特殊任务,网格监督员在完成一天工作后,还要在深夜加班。2017年,枫林路街道整治路边的废弃立杆,为了避开白天的车辆和人群,欧阳钦每天19时出门,和施工队伍一起清除完立杆后,回家已是第二天的1时。 时间长了,这位资深的老监督员练就了好眼力,“现在就算出去旅游,也先盯着街面看,如果街面情况好,还会夸奖两句。” 今年是欧阳钦在上海度过的第三个春节,家里83岁的老父亲盼着儿子回老家过节。“每次都想回家,但是又放心不下。”他说出了内心的纠结。“春节一旦有什么闪失,我会为自己没有尽到责任而感到愧疚。” 网格员们的存在,多次将城市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年前,网格员计传书在漕河泾街道发现了移位的窨井盖,他急中生智,用附近的自行车将路面圈起来,防止在维修队伍赶到前,汽车和行人路过时不慎发生事故。 另一名网格员华旻则在龙川北路附近发现了一对流浪街头的老夫妻,及时为他们送上热水和军大衣,还将他们送往附近的救助站,防止老人被冻伤在冬日的街头。 保驾护航的网格化管理中心 网格监督员在路面发现的案情,都会通过手机上的APP“城管通”发送至区级网格化管理中心。在APP上,他需要简单描述案情发生的背景,拍摄现场照片,并发送一段介绍语音。 “起初,每天都要上报十来个案情,随着上海城市管理越来越好,案情也减少了许多,这让我们感到很欣慰。”欧阳钦笑着说道。 走进徐汇区网格化管理中心,仍有不少工作人员值守,电话铃声不时响起。后台工作人员收到网格员发送的案情后,会分类发送给不同执行部门,由相关部门负责处理。直到案情解决,网格员的工作才算顺利完成。 “春节期间,徐汇区网格中心每天有7人值班,各街镇监督员每天总计40人。从除夕夜到年初四17时,共上报案件234个,处置率100%。”卢义耀告诉记者。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上海在16个区内均已建成网格化管理平台,214个街镇分平台和5000余个村居工作站也已完成。市网格中心对下级平台发挥协调处置和考核督办的功能,需市级部门协作的案情可通报市网格中心联动处理。 从去年开始,城市网格化管理平台逐步升级为“城市大脑”,将涉及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市场监管、城管执法、生态环境等一线工作人员全部纳入网格平台,以人机结合的方式构建覆盖全区的城市运行感知网络。在上海各区的每个街道内,均建设了街道的网格化管理平台,成为城市“神经元”,而欧阳钦这样的网格监督员就是“神经末梢”,深入每个角落,发现问题后及时上报给“城市大脑”,再由“大脑”分配给相应部门处理。 未来,“互联网+城市管理”将进一步发展,数据采集渠道和机制将得到完善,各部门也将打通“壁垒”,实现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区域监督“无盲区”,处理“无空当”,解决“无难事”即将在城市管理中实现。 (来源:解放日报)
|